信息来源:沛县政府网
发布时间:2025-09-09
浏览 次
在鹿楼镇八堡村,白玉蜗牛养殖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。以往该村以果树种植为主,产业结构单一,抗风险能力较弱。如今,借助丰富的沙地林地资源,村里引进了中华白玉蜗牛室外立体化养殖项目,有效盘活了闲置林地,为村民就业和村集体增收开辟了新路径。
在该村的中华白玉蜗牛室外立体化养殖基地, 省委驻沛县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、八堡村驻村第一书记梁宏宇边仔细查看蜗牛长势边向记者介绍,经过多地考察和反复调研,他们发现白玉蜗牛具有高蛋白、低脂肪,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特点,除作为食材外,还可加工成蛋白粉和化妆品,市场需求旺盛,养殖周期短,成本低,附加值高。更难得的是,八堡村沙地排水良好,成片乌桕树林形成了温湿度适宜的微环境,非常适合蜗牛生长。
在省委驻沛县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支持下,八堡村迅速建成白玉蜗牛养殖示范项目,配套喷灌、排水等设施,利用22亩乌桕林开展林下套养。养殖过程中,林下腐殖质为蜗牛提供天然饵料,蜗牛代谢物反哺林地,形成绿色循环模式,既降低成本,又保护生态。今年村集体首批投放蜗牛苗60万只,集中在6月至10月养殖,预计可实现产值35万元,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八堡村室外养殖基地与此前工作队在胡寨镇中闸村建设的2500平方米室内恒温养殖基地形成“双基地联动”,实现技术共享与优势互补。室内基地主要负责种牛繁殖和低温越冬,室外基地则开展夏季快速培育,从而实现全年不间断养殖。据介绍,双基地年产值最高可达400万元。
下一步,八堡村还将推广养殖技术、扩大规模,并推动蜗牛精深加工,真正让“小蜗牛”成为村民共同致富的“大产业”。(张熙然 付国良 吕涛)